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包头市四道沟煤矿14年越界剥离300余亩,却一直未受任何处罚。2024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包头市进行了督察,发现包头市境内矿山开采违法违规侵占草原林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滞后,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包头市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是沿黄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区域,煤炭、金属、稀土、硅石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在期矿山176家、矿权面积207.89平方公里,历史遗留矿山图斑1939个、面积90.42平方公里,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欠账多,生态保护修复责任重大。
督察发现,包头市四道沟煤矿未办理林地占用手续,擅自建设西南排土场,超审批范围占用灌木林地320余亩,部分山顶被削平,企业为躲避卫星遥感监测识别,隐瞒违规占用林地破坏植被行为,在排土场作业面上铺设绿色纱网30余亩。同时,该煤矿2010年至今越界剥离300余亩,自然资源部门一直未进行任何处罚。
此外,曼巧沟煤矿、三田煤矿、大顺煤矿2016年以来逐年越界剥离,三家煤矿开采面积分别由批复的1386亩、3938亩、2783亩增加到1622亩、4094亩、3451亩,累计越界剥离超1060亩。直至督察进驻,三家煤矿仍未按要求完成治理并退出越界范围,部门监管不力,履职不到位。
此次督查还发现私盗乱采破坏生态修复成果的现象。2018年,包头市易川煤焦化有限公司大南沟铁矿负责治理其南侧59亩矿坑,但仅完成了其中5亩探槽生态修复工作。2020年,自治区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开展的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检查指出,该矿露天采坑、探槽等单元环境治理不到位。
此次督察发现,该企业不仅未按要求完成治理修复任务,反而破坏了已完成治理面积的三分之二,同时沿治理区域北侧违规扩大露天采坑,违法占用天然牧草地,也未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要求开展年度修复治理工作。
明磴鑫旺硅石矿负责治理其西北侧一处矿坑,治理修复工程于2022年7月通过自然资源部门验收,2024年3月又擅自在已恢复植被区域盗采硅石、剥离破坏治理成果。自然资源、林草部门作为主管部门,不动真碰硬,监管处罚不力,企业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此外,包头市还存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滞后的问题。包头市曼巧沟煤矿2016年至2023年应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面积235亩,实际完成48亩。国能集团水泉露天煤矿黑土坝矿区应于2023年底前完成治理4417亩,实际完成2157亩。大顺煤矿2016年至2021年应完成治理668亩,实际完成245亩;2022年至2023年应完成治理1398亩,截至督察进驻,未开展修复工程,也未执行“边开采边治理”要求,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生态修复治理滞后。枣沟公路驿站西侧生态保护红线内两处历史遗留矿坑,自2008年形成以来,一直未开展治理修复工作。
“相关监管部门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监管缺失和监管不到位并存,致使矿山开采违法违规占用林草地、生态治理修复滞后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内蒙古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
据“内蒙古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28日至30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韦和章带领第一包联组深入包头市东河区、固阳县、土右旗,就“六个统筹”推进落实及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治理、科技创新项目落地等情况开展调研。
调研组指出,各旗县区要以开展“六个统筹”为契机,重塑当地生态环境形象。要充分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推动其实体化运行。要进一步总结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要做好生态环境领域项目打捆治理设计工作,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推进等项目服务高质量发展。